手机端
孩子的安全问题很重要的,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。可是如何防护孩子的安全呢?怎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呢?一起来学习一下吧。
1-3岁的孩子身体里由妈妈通过哺乳等提供的免疫力逐渐消失了,生病的机会增加了,吃药打针成了新问题;孩子的活动能力增强了,安全问题随之产生;孩子开始对周围的事情感兴趣了,向孩子输送有关医学、护理学、生理学基本常识的时刻到来了。
1.看病吃药和护理
如何给生病的宝宝吃药,是妈妈和儿科医生要学习的。比如,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,抗菌素的应用相当普遍,有的是医生主张用,而更多的是患儿家长极力要求用。造成这种用药的原因,从医生方面讲,是因为不能确定致病的病原体是细菌还是病毒,或认为可以预防细菌感染,缩短病程,减轻病情;从患儿家长方面讲,对孩子患病不用抗菌素就不放心,更怕耽误了病情。流行病学调查证明,90%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。因此上呼吸道感染时常规应用抗菌素是不合适的。
小儿感冒发热,护理很重要,而这也主要是妈妈的工作。妈妈必须了解如何护理。一定要说服孩子多饮水,促进毒素的排泄。饮水太少,再好的药退热也慢。这里的“说服”可不是像对待成人那样讲道理,而是要在平时和孩子交流、讲故事的时候,反复告诉孩子喝水的好处。
比如乐乐观察到,早晨起床时的小便很黄。我就告诉他,这是夜里睡觉没有喝水的原因,所以白天人要喝好几次水。生病的时候多喝水,是给身体输送能量,帮助打败细菌和病毒,如果打不过了,就还需要吃药打针。
结合孩子的故事书讲解,效果更好。这些辅助工作到关键时候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。生病期间,饮食要清淡易消化,如果孩子是因为拉肚子或者退烧后肠胃不好,恢复饮食的时候,头两天就不宜喝牛奶、吃凉菜和水果,因为牛奶容易胀气,凉菜和水果带来寒气;宜喝粥、吃不咸的咸菜、吃油少的菜和主食,三四天后慢慢恢复蛋白质、水果的摄入。切不可急着给孩子恢复体力,过早增加不宜消化的食物,反而减慢肠胃功能的恢复和体力的恢复。